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外地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回京后也要经历隔离期,在此期间各大零售企业的工作人员仍面临紧缺现象。面对疫情和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经历春节期间坚守之后,在人员调配的部署上,零售企业的战“疫”面临更大挑战。
不断供的承诺背后
“线上订单量增加一倍,全部门只有3名全职员工和2名小时工。”
“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我吃完饭就过去。” 沃尔玛北京昌平东关店前台副总经理罗晓霞的这句话,经历了这个春节战“疫”的每个零售人都懂。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北京市民陷入了对生活必需品的焦虑。为了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众多零售连锁企业在第一时间作出“不断供、不涨价”的承诺。这看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却需要无数零售人默默负重前行来兑现。
1月30日,正月初六。在得知门店人员紧缺消息后,原本轮休的罗晓霞立即返回了工作岗位。她首先查看了前台状况,确认前台情况一切正常后,来到电商部门。集中主要精力协调人手,支援电商拣货,同时协助打印订单、与达达送货人员交接和处理售后问题,一直忙到线上闭店。
罗晓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疫情影响,当天电商部门只有3名全职员工和2名小时工上班,而当天整体的线上订单数量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为了保证店内商品供应充足,同时要兼顾到线上业务,避免造成压单的情况发生,门店所有同事都义无反顾地放弃轮休,加班加点地工作。”
面对市民对生鲜蔬菜供应的焦虑,零售人用自己的行动兑现承诺。从大年初三开始,北京、天津的28家家乐福门店蔬菜需求从80吨激增到大年初五的220吨,家乐福北京仅由4名采购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从采购到分装再到配送28家门店的工作。
返京人数陆续增加,销量、订单量持续增长,接下来,零售企业将进入一轮新的攻坚。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当前商超、便利店补货十分重要,特别是蔬菜等生鲜产品的及时补货,每年3-4月会出现供应的青黄不接状况,今年春节后可能较早出现。尽管许多基地的大棚经济可能缓解这一问题,但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缺兵少将的“战场”
“已经有员工返京,但因要在家隔离,门店都高负荷工作。”
大年初四午后,来超市发右安门店里买白菜、韭菜、茴香等蔬菜准备第二天“破五”饺子的居民格外多。北京商报记者见到该店店长张楠时,她正在劝导一位附近的大妈:“蔬菜我们天天都有,请大家放心。大白菜我们就卖1.98元/斤,不会涨价。但现在室内温度高,希望大家还是当天的蔬菜当天买,我们保证供应,没有必要一次性集中购买。”
“需求比往年同期大,货架上的蔬菜需要不断补充。”张楠刚忙完给货架补货,又疾步走到超市的蔬菜加工室,指着过道上装满了大白菜的筐车,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天像这样的筐车,已经装了4、5车了。”
特殊时期,为保障市场供应,超市发要求所有员工停休,干部、党员、总部人员全体下店支援,同时压缩工作时间减少一线员工的压力;永辉超市核心管理团队在1月26日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省区、产地采购员及买手团队员工在27日前返回工作岗位,并提出保障商品供应和保证物价稳定的工作要求。
目前,大部分零售企业都遇到了人员紧缺的问题。“有部分员工已返回北京,但是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所以都在家隔离。目前门店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张楠告诉记者。事实上,每年春节外地务工人员返乡,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紧张。不过,今年的消费需求激增,加之疫情期间回京员工要经历14天的隔离期,各大零售企业的人员都出现紧缺,在岗员工很多都满负荷连轴转奋战在一线。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返乡员工回程受限,造成门店营运、物流配送等方面人员或将缺编50%左右。然而,面对市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缺兵少将的零售企业依然坚守在商业战线上。
洪涛表示,受疫情影响,用工问题会相对严峻。不过,各个企业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例如,采取适当提高酬金及事后补休。同时,超市可缩减不必要的营业时间,压缩一线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调配和布局人员等方式来实现相应的业务活动。
隔不断的到家服务
“真正在危机面前能够起到稳定民心作用的还是实体商业。”
“尽管现在电商很发达,但是对一些老年人而言,他们并不会用,一些及时的信息他们并不能第一时间获取。”金瀛便民总经理丛子斌表示,为了让社区孤寡老人得到生活保障,联合社区合作提供蔬菜保障。疫情期间,在保障门店正常供应运营的前提下,金瀛便民德胜百姓服务中心联合德胜大街西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配送“蔬菜包”到家服务。目前已经在社区完成几十户的配送,其中有十几户是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
居家隔离防疫,却没有隔断商业企业提供的到家服务。
1月30日,大年初四。家住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恩济里社区的居民发现,各小区门口多了临时蔬菜售卖点。有了这些售卖点,不用担心去超市人多会交叉感染。八里庄街道恩济里社区协调蔬果供应商从1月30日起,每天9:00-17:00,持续供应日常蔬菜和水果,已备货7500公斤。
自疫情危机爆发后,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业态作用凸显,成为了保障民生的最重要渠道。不过,对于外出采购蔬菜有较多不便的人群来说,一日三餐就成了问题。
2月2日,达达集团启动“到家新鲜菜场”项目。一方面,保障京东到家平台每日7-10点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等生鲜、民生类商品供给;另一方面,确保达达快送调度并激励更多骑手参与配送,保障配送及时。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认为,真正在危机面前能够起到稳定民心作用的还是实体商业。尤其是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业态起到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部分线上平台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比如无法承接大量的订单;承接不了大量的配送;即使订货以后,在疫情控制下,配送人员也无法将商品送到家里。
他也指出,社区商业应当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来发展。“通过完善社区志愿者机制,将社区和商业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要做到既社区,又商业,打造出一个有温度的社区商业。此外,不能将所有的社会责任都让零售企业去承担,通过完善志愿者机制,可以通过社会力量缓解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