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汽车照明制造业称得上是对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最为迫切的行业之一。向智能制造转型,是走机器换人道路,还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把握这一次弯道超车机遇,探索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道路上,众多汽车照明企业都在峁足了劲推进自身制造业的升级,只是在具体实践中,汽车照明企业要如何保持初心、不跑偏?
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汽车照明企业都已经认识到技术对于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预防另外一个误区:一股脑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清楚升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专家提醒中国制造企业:站在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一股脑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可能是个坑,千万不要被带到沟里去。“用机器换人,换了几年之后有的企业会发现,车间里头都是大量的国外装备,反而中国人没有工作机会了。”智能制造领域知名专家朱铎先表示。朱铎先这几年遇到很多企业把智能制造理解为自动化、机器替代人,使企业透支了大量的财力,但收益并不大。
中国的“制造2025”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深入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这句话中,智能制造是方向,不是目标;两化融合是主线、是手段;提质增效是根本目的,实现这个目的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汽车照明企业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么做,是否能够提质增效,而不是盲目跟风。
推进智能制造,汽车照明企业须谨记“三不”原则
同时,业内提醒制造企业,一定要记得“三不”原则:1、不要在落后的工艺上搞自动化。如果工艺不完善,没有进行优化就开始搞自动化,那么等于是在向相反的方向上使力。2、不要在落后的管理上搞信息化。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流程没有梳理,混乱而粗放,搞信息化也没有用。一定要先对管理进行优化、提升,再配合以信息化手段。3、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如果没有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智能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业内认为,在传统汽车照明制造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所有人都要提高对“自主可控”重要性的认识。大量的设备数据、企业数据如果放到国外的平台上,等于是数据在“裸奔”,不要说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即便是中小企业的数据,只要拥有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果对你的经济分析清楚了,单点攻击就会引起一个连锁反应。自主可控是数字化转型中所有企业都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制造业升级的本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理念。盲目跟风容易发生在对新技术的过度追求上。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世界上的几个大国不约而同地提出制造业升级,就是因为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正在重构,而汽车照明等制造业的强弱也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中国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大力发展制造业之后,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大国,但离制造业的强国还很远。因此,向智能制造业转型,汽车照明企业须谨记其目的是要降本、提质、增效,而不是盲目上马一堆机器人和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