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因为能展现个性化而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过去的2017年,“全屋定制”无疑是家居行业被讨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建材、家居甚至装修等领域纷纷都刮起了猛烈的“全屋定制”风,而对比智能家居、互联网家装等其他的行业话题,全屋定制显得劲头更足,但是这种“高歌猛进”的状态是否还会在2018年的家居行业继续保持,行业内部也有不同的看法,2017(第三届)家居领跑者年度峰会的现场论坛中也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全屋定制的趋势在20 18年必然会继续发展,但谁能在这股浪潮中占得先机,笑到最后,企业其实都还在摸索。
倡导“个性”
全屋定制全新解释
全屋定制的概念是从定制概念逐步分离出来的,最初企业开始强调定制概念,就是市场的个性化使然,随后这个概念被不断强化和分析发展,最终全屋的配套服务被细分成家居定制的一个垂直领域,“所谓全屋定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行业解释,也没有对应的具体的行业规范,也就是说这概念一直被继续解释着。”家居评论人史今如是解释。
在他看来全屋定制这个概念在2017年已经被重新解释过几番,最开始全屋的概念主要是辅助配套定制而存在,而所谓定制也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房屋空间规划得不合理,更多企业在推广时告诉消费者,全屋定制会给空间更合理利用,主打功能这张牌。
然而就是一年多时间,概念的变化从功能逐渐向审美靠拢,也就是利用设计驱动,将定制解释为对个性审美的满足,这就不仅仅是能更充分利用空间的问题,而是更加个人化的趋势。史今认为,更多企业认识到,空间功能利用还不足以形成品牌之间更鲜明的差异,设计审美的加入,则反映了全屋定制发展的深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性将成为主流的品牌调性,全屋定制只是顺应了这个趋势罢了。
行业竞争
产品要让消费者来评判
不过从目前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全屋定制行业内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巨头企业,初步尝试的几大品牌一边你追我赶,一边谨慎尝试,新的全屋定制品牌在未来一年还会加入到游戏中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2018年的全屋定制热度不但不会减低,这把火还会越烧越旺。”史今说。
不过他也观察到,现在很多企业都停留在跟风和概念层面,不过就是赶时髦,对于全屋定制的功能性和审美化多没有实质性的操作,因此也不具备真正的实力,只能说是成为营销推广的噱头。
而目前参与到其中的较有实力的企业反而十分谨慎,“通常下定决心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也明白 全 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反而更加珍惜羽毛,生怕造成品牌的损失,这类企业的全屋定制是值得观察和期望的。”史今评论。
如他所观察的,深圳就有一批认真尝试全屋定制转型的企业。生活家地板就是其中之一,生活家地板深圳区域总经理李文彤透露,目前生活家转型全屋定制已经筹备超过4年,“整装是一个门槛,虽然很具诱惑,市场很大,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做好准备,包括管理、后台数据没有想清楚前就做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毕竟集团花了四年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他认为,作为建材企业,这种转型是“重新归零”的开始,企业现在把精力放在地板这一块,毕竟地面材料是企业的主打,全屋定制也会以此为经验,向专业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不过他认为,最终产品还是要让消费者来评判,因此无论转型过程有什么样的艰辛,最终还是要把精力放到产品上,因此他们在这两年加大了跟欧美地区比较著名的设计师合作,也跟国内清华设计院等进行合作,目的是掌握或设计生产出符合客户家居需求的东西,在产品方面从专业上入手。
必须“突破”
行业新常态的驱使
在过去的一年中,家居行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了家居家装,市场活跃度下降,企业急需有新的增长点;环保政策推行对企业的环保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使得家居行业原材料价格猛涨;消费者对个性化、用户体验感的要求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下迅速提升,可以说行业面临的是由内到外的多重考验。
那么在如此境遇下,企业要么在观望和等待中被淘汰,要么奋起改变,而改变需要方向,全屋定制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选择。
应该说多年的定制概念的推广,使得不少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可以满足个性需求,并且把这一目标通过规模化生产而实现。个性消费的崛起,也让定制类设计师有了更多参与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而扩大了消费者市场,让定制类家居抢占了传统装修行业的市场。
当传统的家居行业面临原材料上涨,新装修减少,环保成本增加,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变强,“全屋定制”是个新概念,既可以吸引消费者,又可以以新概念抬高自身附加值。
思考
产品是硬核
售后长期使用体验感
是否可以服众?
无论对全屋定制的概念如何定义,市场目前达成了一致,从消费市场来看,产品品质以及服务价值,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优势。也就是说,全屋定制企业首先要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其次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行业内也对全屋定制存在一些质疑,史今认为,全屋定制未来可能要面临一个局面:过去一年中蜂拥加入的企业,未来几年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尴尬。这并不是家居行业才会面临的问题,但是也看得到家居的投入更大,那么竞争局面可能就更惨烈。他认为全屋定制并非企业转型的唯一道路,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发展,不必硬挤这条独木桥。
乐安居副总经理陈静璇则在不同场合从卖场的角度,从消费者的使用感提出质疑。她认为,全屋定制的浪潮无疑促进了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加快洗牌速度,但是做全屋定制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领域对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高,“单说板材或五金配件,或者后面的服务团队、管理,都要花很多时间,尤其是跨界比较大的企业更加难,要寻求爆破点,要差异化,毕竟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做全屋定制的企业。
她还提问,目前的全屋定制跟传统成品家具比较,因为是定制的,很多要镶嵌入家庭,目前家居的趋势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些消费者怎么去更新?过去可能十多年才会重新装修,而如今重视软装和视觉,很多消费者三五年就想换个感觉,成品类家居可以换个方向、移动位置,全屋定制需要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模块化的更迭也许是一条路。
目前如此多的全屋定制企业,发展速度的确很快,那么产品质量,售中、售后服务能不能跟得上,包括这些上市企业了,上市之后市场布局很快,很快占领市场,但是卖场更多的是考察其售后服务和质量,这是品牌后续的发展力量,有的品牌知名度打上去了,但后续有很多问题,反而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