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师冈那·伯凯利兹曾说:“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光作为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在表达空间形态、营造环境气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灯光设计也慢慢从原来满足单纯的基本照明需求,发展到追求舒适宜人的灯光环境,再上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光环境艺术,“光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凸显。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光环境设计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存在着专业教育欠缺、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基于此,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国内首个“光环境设计”本科专业,并顺利完成了首批招生工作。时隔一年,财富中国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光环境设计专业老师张林,走近光环境设计专业,探讨“光环境设计”的发展和出路。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光环境设计专业老师张林
以光为工具、以环境为载体
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光环境设计”专业之前,张林教授曾远赴英国和德国知名院校的建筑照明专业进行访学和攻读学位,亲身体验了国外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因此,张林教授与同事在光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中融汇了很多国外课程内容和方法的精髓。回国后,他惊喜地发现,国内一些原来做舞台灯光设计的人在转向现实空间环境照明设计的领域,原有的舞台灯光、影视剧照明、建筑景观照明设计的专业壁垒正在慢慢打破,在产业发展利好的情况下,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虑现有学科群的特点、优势,毫不犹豫地打起了 “光环境设计”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推出新的本科专业。
提到“光环境设计”专业的命名,张林教授表示,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以用来形容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专业的不断细分深耕,另一个是专业的交叉融合。照明设计方面的专业设置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在舞台灯光、影视照明、建筑景观照明的教育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实需要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把照明作为打造现代城市形象、娱乐休闲场所、个人生活环境的重要元素和手段。因此,主动使原有相关专业借鉴融合,创造出一个以光为工具、以环境为载体的大专业势在必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行业理论的构建和实践的进步。
其实,“光环境设计”这个说法以前就被个别业内人士使用过,但并没有人去“正名”和普及。究其原因,张林教授认为,主要是行业发展的历史尚属短暂且专业性强,从业人员一般囿于行业“圈子”的限制,更多地关注特定空间的照明,缺乏对城市、对人居环境的整体关照,对光之于人们现实空间的功能作用和审美意义也没有形成明晰的系统认知和思考,因此,对“光环境设计”这一概念没人去大力推广并在行业内部凝聚共识。
中国传媒大学在设立“光环境设计”专业以后,张林教授和同事们试着给出这样的定义:光环境设计是人们综合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以功能实现、信息传达和文化建构为目的,对自然和建筑景观、展览陈列、生活居所等各种公共和私人空间进行的照明设置和视觉规划。
以研究作为实践的先导
“‘光环境设计’不应该仅仅是单一的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而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性系统设计中的子系统,其既要功能性地发展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又要促进人与城市的互动,成为公共信息载体和公共艺术行动的一部分。”在张林教授看来,只有从这样的角度入手建设这个专业,才会对人才培养乃至行业发展起到更为根本的整合和提升作用。
张林教授还认为,以研究作为实践的先导,以跨专业研究带动设计实践的创新,是国际光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内光环境设计提升的必由之路。目前,国际光环境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研究策略上,设计实践依赖前期的研究,理论研究、产品研发与设计师的专业分工更加细密、合作更加密切,研究不追求大而全,注重小而精,后期一旦实施就显示出了专业性;另一个是在研究内容方面,更关注基础研究,更加关注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影响等。可以说,国际上研究先行、交叉学科研究引领设计方向的潮流正在形成,我们也要紧紧跟上。
相对而言,国内在光环境设计研究方面设置的研究课题较少,实际上,国内这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在飞速城市化的当下。没有光就没有城市,光在很大程度上打造了城市的夜间形象,是城市闪亮的名片,特别是对已经建成的城市来说,光是一种比较便利、低成本地改造固有形象、打造崭新文化气质的手段。国内学术界对光环境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是地域性城市形象构建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亟需通过多学科联合研究获得突破,引领行业尽快突破瓶颈,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并行
为了改变当前“光环境设计”研究匮乏的局面,作为光环境设计教育的先行者,2015年,张林教授申请了多个光环境设计的研究课题,其研究主要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展开。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国际光环境设计前沿理论本土化研究。近年来,欧美等国的光环境设计研究借鉴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逐步走向系统和深入,很多研究成果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但是,这些研究关照的是欧美等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审美情趣,引入的同时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梳理和再研究,使之能指导我们的实践。二是光媒介传播研究。当光从虚拟的艺术空间走入现实生活情境,实体环境中的符号意义、人文思想、互动行为等都可以借助光媒介技术及其创造的氛围加以催化和提升。以上两方面研究将有助于打牢学科专业的理论基础,形成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和理论优势。
在实践应用的研究上,张林教授则将重点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光环境设计上。包括城市形象的建构、包装、传播等方面,将地域文化重构与光环境的创意设计、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等理念和手段等结合起来,以研究支撑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