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网
您当前位置:财富中国 >> 陶瓷最新资讯 >> 新闻正文

一览2017年陶瓷行业十大重大新闻事件

— 发布 —

2018/1/6 11:24:04

— 编辑 —

财富中国

— 阅读 —

— 来源 —

互联网

— 分享 —

【摘要】2017年已经过去,过去的一年,陶瓷行业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环保风暴使众多陶瓷企业转型升级,“煤改气”迫使部分中小企业停产。一些大品牌处境艰难,摸索发展道路。

2017年已经过去,过去的一年,陶瓷行业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环保风暴使众多陶瓷企业转型升级,“煤改气”迫使部分中小企业停产。一些大品牌处境艰难,摸索发展道路。

1、网络打假之痛

3月初,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在两会提案中重点关注网络打假、振兴实体经济,并将“喊话”马云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假货肆虐与网络打假,在3.15即将到来之际,经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以深刻的方式被引爆。

随后,根据这一新闻事实,本报迅速作出反应,推出该篇深度报道,全面揭露网络打假难的现状——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侵权造假形态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动态化、复杂化,这使得网络打假成本高昂、周期冗长、流程繁琐复杂,大多数企业、消费者面对侵权、假货,只能保持沉默;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制度门槛不成熟、国家法律不健全等,使造假、侵权的成本低廉,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法治威慑。正因如此,面对假货,大部分消费者、品牌商只能望“假”兴叹,有心无力。

事实上,愈演愈烈的网络“李鬼”所毒害的已不仅仅是消费者、品牌商和互联网平台,更深刻冲击着中国制造业和健康诚信的商业环境。而网络打假亦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该篇在合适时机推出的深度调查报道,揭开了隐藏在网络打假背后难以名状之痛。而根除假冒伪劣顽疾,任重道远,还需政府、电商平台、企业、商家、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协力,组成雷霆之势,从根源上让假货与侵权,无所遁形。

2、川南最大陶瓷厂1.7亿易主

作为川南地区第一家陶瓷生产企业,宜宾欧冠陶瓷厂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余箐工业区。该项目于2011年成立,成立之初号称川南最大的陶瓷厂,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5亿元,建设2条生产线,日产高档内墙砖25000平方米,日产高档全抛釉砖和仿古砖15000平方米,花色品种上千个。

然而,该项目正式成立之后,欧冠陶瓷的发展并没有实现既定目标,在2013年正式投产之后甚至出现了年年亏损的局面。至2016年年底,在一场员工讨薪事件后,该公司法人代表被拘留,成为了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欧冠陶瓷厂的易主,当地业内人士在表达惋惜之情的同时,也认为走到这一步是必然。

近两年,倒闭、重组、并购是陶瓷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本报记者经过深入调查获悉,川南最大陶瓷厂欧冠陶瓷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外行老板跨界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股东矛盾加剧……其背后的故事引人唏嘘。

3、山东熔块危机

山东熔块的高峰期,在2014年,有400只熔炉,按平均每只日产能50吨计算,一年的产能高达720万吨。凭借这一巨大的产能优势,淄博一跃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熔块的主要生产地,据淄博熔块行业人士称,山东熔块占据了中国熔块80%左右的市场份额,世界熔块的70%。

也就在2014年底,淄博市环保局出台《熔块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范》,对熔块生产企业进行整顿,对无环保评审批手续的熔块生产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治理,要求必须配套建设脱硫、脱硝、除尘和水处理设施,经预验收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和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淄博周边的熔块产区,也开始了整顿。直到2016年初,淄博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栋表示,要把熔块行业从淄博驱逐出去。山东熔块企业,进入关停倒计时。

2015年,山东有320只熔块熔炉,到2016年,还有220多只,2017年只剩下60只左右,山东省内遭停产治理的熔化炉数量已接近80%,导致熔块产量大幅下跌,引发临沂、河南、山西、江西、夹江等多个产区熔块价格上涨。如果停产继续,部分对山东熔块依赖度强的产区,可能正常生产也将难以为继。

山东熔块的停产,将在陶瓷行业引发怎样的危机?号称全球最大的熔块生产基地,在环保面前为何如此脆弱?本报深入各大陶瓷产区,对此展开深度调查,解读熔块危机给建陶行业带来的启示。

4、现代仿古风暴

随着消费者审美习惯的改变及外来文化的引入,现代简约的文化潮流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在2017年佛山春季陶博会中,黑、白、灰俨然已成“刷屏”之势,在展会上刮起一阵素色风潮。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由黑、白、灰组成的现代简约盛宴,无论仿古砖、陶瓷大板,抑或大理石瓷砖、瓷片皆不约而同地以黑、白、灰为产品基调。

更甚者,山东、福建、江西等产区也开始主动顺应“消费者需求变迁”大势,尽管产品品质与品牌专业度参差不齐,但这并不妨碍先知先觉的厂家们对“现代简约”趋势的探索与尝试。

在陶瓷厂家趋之若鹜的追捧下,现代仿古砖以燎原之势滚滚而来。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佛山秋季陶博会上,近九成参展商主推“黑、白、灰”色系产品。

这种“满城尽带黑白灰”的火热势头超出了众多业内人士的预期——“预计现代仿古砖会很火爆,但没料到会在短期内以‘席卷’之势井喷。”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风暴背后,现代仿古砖是“真火”还是“虚火”?它会成为下一个微晶石、全抛釉吗?作为行业第一个真正从“制造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的风格化品类,它的火爆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它给行业的营销、渠道、价值观带来了哪些改变?该篇报道对从现代仿古砖的诞生背景、发展前景、生命周期,以及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梳理。

5、两周内粤闽川贵四省百家陶企停产

2017年4月下旬与5月上旬,新一轮猛烈的环保风暴席卷建陶行业。首先是被称为“环保钦差”的环保督察组4月28日进驻天津、山西,拉开了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的序幕,分别对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七省展开环保督察。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本着“重拳治污”、“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也大力开展环保整治行动。环保重锤下,广东恩平28条生产线被查封拆除;广东三水对17家陶企开展大气深化整治专项检查;广东肇庆3家陶企涉嫌环境违法被查,多家陶企废气排放超标。除了广东产区,福建产区在督察组进驻以来,30%陶企已经停产整治,货源不足、产品涨价,令厂家、经销商深感惶恐;而在贵州,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10天,已有八成陶企停产;四川夹江陶企在政府“煤改气”的硬性要求下,停产超50%。

据本报记者初步统计,福建省共有约200家陶企,在此轮环保风暴下,30%意味着福建省有60家陶企停产治理;同时四川、贵州各有10余家陶企因环保问题而停产;再加之广东肇庆、恩平等产区,仅广东、福建、贵州、四川四省就有近100家陶企遭停产整治。

该篇报道的推出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以数据的形式,全面而细致地分析此轮环保风暴对全国建陶行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并在行业内引起极大的关注与思考。

6、淄博陶企发起联名请愿:产区已经到了“非常危急”时刻

5月21日,记者从淄博产区一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因淄川区人民政府印发的《进一步落实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部署实施方案》,引发企业对产区未来的担忧,认为“淄博建陶行业在一系列不合理政策的折腾下,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淄博产区陶瓷企业联名请愿呼吁,希望调整5月18日政策,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5月18日,媒体爆出一份没有盖章也没有具体发文日期的《5.18方案》,要求:淄川区生产线不超过50条,兼并重组后数量不超过25家,生产线总数不超过50条,总产能不超过1.8亿平方米每年,在2017年5月底前,拒不参与兼并重组的建陶企业责令停产。

《请愿书》提出:淄博转型升级之中的一些配套政策,使企业背负了过多的包袱,尤其是一些具体落实到什么样的企业保留、保留的企业如何做等政策设计不合理,与保留优质产能的初衷相悖。

联名请愿的企业认为,这给外围客商的信心造成严重打击,使淄博建陶贴上了“靠不住”、“要逃离”的标签,更有可能会在未来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而《5.18方案》被报道后,对淄博产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很多国内外客商撤单、取消合作;一些转型升级中抄小道、产品低端的工厂趁机炒作所谓的生产线指标价格,要价从200万涨到1000多万;正在发展中的优质企业顿时惊慌失措,对政策产生疑问,甚至有的悲观到要完全放弃的地步。”

7、环保大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14年1月7日,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治霾”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国务院每年对各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在这场环保大考中,中国陶瓷企业面临的,是全世界最严苛的脱硝排放标标准。在基准含氧量为18%的前提下,国家标准规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180mg/m3,而地方标准如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和临沂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在国标的基础上,收严100mg/m3。

而根据欧盟IPPC指南—陶瓷工业的标准,温度高于1300℃时,氮氧化物为500mg/m3,温度小于1300℃时,氮氧化物为250mg/m3。德国标准为500mg/m3,意大利的标准为350mg/m3。中国的地方标准比国际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国排放标准,还要高2到5倍。

标准的收严,意味着企业在脱硝成本上的投入,要成倍地增加,日益抬升的环保成本,对应的是企业利润急剧压缩,不对等的投入产出回报比,倒逼不少企业退出。

工业脱硝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摆在中国陶瓷企业家面前最难的一道环保试题。在2017广州陶瓷工业展结束之际,本报重磅推出该篇深度报道,从行业角度、学术视角等多维剖析工业脱硝之难及解决之道。

8、疯涨的原材料

新一轮原材料涨价潮正在猛烈来袭。短短一个月内,纸箱价格连涨三次以上,氧化铝突破3000元大关,氧化锌、硅酸锆、熔块、稀释剂、氯碱等全线猛涨,煤炭、泥沙料亦蠢蠢欲动,大有疯涨之势……

多位产业链上中下游人士分析,此轮涨价潮涨势猛、持续久,部分涨势猛烈的原材料甚至“以周为计”和“以日为计”,达到两三天就调价一次的高频率。同时,按照以往惯例,进入四季度原材料才会迎来一波涨价潮,但今年的涨价潮显然提前而至,进入三季度即开始“疯涨”。

据预测,此轮涨价潮为产业链系统性涨价,伴随着原材料上游的供应不足和价格的高歌猛进,或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底。这也意味着,此轮涨价潮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几个月,还将迎来更猛烈的涨价“风暴”。而据本报记者了解,为迎战此轮涨价潮,已有陶企开始全力囤货,储备原材料。

9、环保风暴下的贴牌江湖

因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陶瓷行业贴牌商的江湖,也被搅动。

中国陶瓷行业最大的贴牌基地——淄博产区,在这场环保风暴中首当其冲,因为淄博关停114家陶瓷企业214条生产线,产能严重不足,导致在淄博贴牌的600多家贴牌商分流,而这些分流出来的贴牌商,或许将重新改写中国建陶产区的版图。

有行业人士估计,在地砖方面,淄博产区贡献出100条线左右的客户,其中一半流失到广东,剩下的流失到了其他产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原本困难重重的广东产区生产企业的危机。不过,淄博贴牌商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生产工艺的磨合,贴牌的模式,能否适应当地的水土,尚未可知。而因环保带来的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飚升,成为很多失去主战场的贴牌商不得不面对的一道转型难关。

而另一方面,贴牌商转战“主阵地”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淄博贴牌商称,其实淄博贴牌商很多都有实力,但是没有品牌运作的思路,来了广东就如泥牛入海,感觉非常迷茫,并且合作的生产企业也有被环保关停的风险,环保像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

《环保风暴下的贴牌江湖》一文观察角度独到,敏锐地将关注的焦点瞄向贴牌商这一特殊群体,讲诉他们在环保面前的迁徙路径,以及困惑与迷茫。

10、煤与气的博弈:气荒,谁慌?

2017年,陶瓷行业的冬天格外寒冷。

11月中下旬起,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建陶产区相继曝出“气荒”现象。多个省份发出天然气供应Ⅱ级橙色预警——天然气供应不足及陶企停产事件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气荒”让一度处于低开窑率状态的多个产区雪上加霜。因为严重缺气,11月份以来四川夹江陶企不得不停产、减产,北方多个产区亦因此大面积停产……在北方等重灾区,很多曾经机器轰鸣、车水马龙的陶瓷厂区如今冷冷清清,特别是夜晚,诺大的厂区寂静得可怕,猛然停产的剧烈反差,让陶企颇为不适应。

同时,停减产所引发的一系列成本上涨、产品涨价、客户流失等问题亦暗潮汹涌。

“气荒”背后,是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煤改气大潮,是工业用气与居民用气的冲突、煤炭与天然气的博弈。在诸多“煤改气”标杆产区,轰轰烈烈地经历“煤改气”阵痛后,如今不得不面临新的阵痛:使用水煤气被禁止,使用天然气又面临“供气不足”。

而更让陶企迷茫与担忧的是,未来缺气会不会成为常态?用气成本会不会持续攀升?

- THE END -
财商世界,富强中国 财富中国是服务于中国商务精英的领先平台,为中国经理人提供全球管理信息,深度报道世界一流企业资讯。同时汇聚国内外著名企业的 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财富新闻。

ICP证号:粤ICP备18093102号     推广联盟QQ:460965656
CopyRight © 财富中国网 caifu-china.cn 复制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本站名单(数据)